第114期 P22人物春秋
“记者是我的主要信息来源”
任仲夷同志经常说:“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业务部门,一个是新闻媒体。许多事实证明,媒体提供的信息往往更真实、更生动。”
正因为如此,他多次轻车简从来到辽宁日报社,找几个编辑记者聊天,借此了解一些情况,也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在他面前,大家都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双方都有收获。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有趣场面:有一天,大概是“清除精神污染”期间,任仲夷忽然来到报社,找了五六位部主任、编辑座谈。会上有一位同志向他反映:现在有些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唱一些不健康的爱情歌曲,如《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样会污染儿童的心灵。
任仲夷同志听到这里,立刻插话说:“你讲的情况只能说明现在的好儿歌太少,不能说是精神污染。两三岁的儿童懂什么爱不爱的,不过是跟着阿姨唱就是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托儿所还教孩子唱《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哩,你能说他们唱了就懂政策和策略吗?”
那位同志继续反映:现在部队里有些刚入伍的新兵,感情脆弱,一边洗衣服一边流着眼泪哼唱《再见吧,妈妈》。这样会涣散军心。任仲夷同志听了立刻站起来,很动情地说:“同志啊,人是有感情的。解放军也是人呀,十几岁的娃娃刚刚离开家,想妈妈是人之常情。出操当然应该唱‘雄赳赳,气昂昂’洗衣服时唱唱《再见吧,妈妈》未尝不可。难道你就不希望儿子想你吗?”
他就是这样,善于在谈笑之中,用富有人情味的通俗语言,说明一些理论、原则问题,解开人们的思想疙瘩。
“马克思是怎么讲的?"
大概是1980年,大连歌舞团到上海演出。演员在台上拿着麦克风边走边唱,这在当时是罕见的,因此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有的报纸连续批评这是“港台资产阶级腐朽台风”,还为此写了内参。大连在辽宁,辽宁当然很紧张。作为辽宁省委的机关报,《辽宁日报》是否也应该呼应?总编辑赵阜同志就让我去向任仲夷同志请示。
记得那天下午,任仲夷同志在办公室里听完我的汇报,沉默了半晌,忽然很认真地问我:“对这个问题,马克思是怎么讲的?”
一下子我被“将”住了,只好回答:“这我可没有听说过……”
“既然‘老祖宗’都没有讲过站着唱是无产阶级的,走着唱是资产阶级的,叫我怎么表态呀?”
接着,他很严肃地说:“我认为,共产党的省委只管唱什么,不管站着唱还是走着唱。我还没有想清楚,为什么只有站着唱才是社会主义,走着唱就是资本主义?”
“那我们报纸怎么办呢?”我有点着急了。
任仲夷同志笑笑说:“那是你们总编辑考虑的问题。”
说实在话,我回到报社以后,没敢原原本本传达任仲夷的原话,只是说了大意,把最尖锐的部分“贪污”了。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的话太“超前”了,至少十年以后才证明他的见解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
不唯上,不唯书,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是永远有自己独特的表达风格:寓真理于诙谐之中,让听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断。正如司马迁说的:“微言谈中,亦足以解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