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期 P16特别报道
我们回顾过去,必然希望要给今天带来改变,而改变对谁而言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事实上,与父辈相比,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更多,机遇也更大。父辈们担负着杀出一条血路的重任,只能义无反顾的前行。邓小平、习仲勋、任仲夷都不同程度地直面过姓资姓社的问题,兴建特区的方式也被质疑过。而今天习近平面对的是一个价值皆已多元的中国,一个利益日益分化的中国,反腐败进入深水区,民众的政治意识又日益清晰的中国。于中国而言,过去取得的成就是应有之义,未来需要达到的高度才是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这注定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只能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去谋求更高的高度。
整个广东之行,“改革”是他反复说的内容。他说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同样他也明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他指出改革要面对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他强调改革不进则退,没有回头路可走。措施可以探索,但是道路不容模糊。
对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而言,所要带领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要领导的党则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改革已经进行了34年,初始的改革远远比后来改革要容易,改革启动要比改革继续要容易。后来的改革者注定要面对更大的改革艰辛和风险,也可能收获更大的政治荣誉和历史功绩。一个对自己有着充分政治信心的人,也一定会有充分的政治判断。这值得期待。
陪同习近平一起向深圳莲花山公园邓小平塑像献花的人中有四位老者,都是随同他的父辈一起创立深圳这座城市,开始一个历史篇章的人。曾经的改革先锋,而今已经垂然老去。而他们身后,改革一代真正走上了改革舞台,这座城市再次见证了改革过程的交接班。或许今天没有杀出一条血路的悲壮,但是依旧有着一种凝重,凝重来自于期望,它体现在国家领导人的脸上,也埋藏在民众心中。
南都评论记者 李靖云